“一人住院全家忙,白天黑夜连轴转。”一旦家里有人生病住院,全家将面临巨大的照护压力。为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减轻患者家属照护负担,2024年以来,江苏无锡、淮安、南通、徐州、连云港等地相继开展住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在进一步推开中。
自江苏各地开展试点以来,免陪护病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中。
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免陪护病房里,身着紫色工服的,是医院的医疗护理员。产科病房里,护理员龙仙菊正在熟练地给宝宝拍嗝。和在产科工作的其他护理员一样,龙仙菊不仅有医疗护理员证,还考取了育婴员证。“双证”在手,她干的是一份技术活,不仅承担着专业照护工作,还指导产妇科学育儿。医疗护理员在医院产科很是“抢手”。该院护理部副主任刘颖介绍,产科每天住院100人左右,其中聘请医疗护理员的就有三四十人。
“护理员每天给我喂饭、擦身、清理大小便,照顾得很贴心。”在南通市中医院,右腿骨折入院的李先生表示,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伴要在家照顾孙辈,自己入院时就果断选择了免陪护服务。护工“一对三”,每天100多元的费用,护理员24小时随叫随到。据该院护理部主任李焕新介绍,截至2025年3月,医院已累计服务患者392人次,覆盖骨伤科、呼吸科等6个试点病区,开放免陪护床位138张。
去年7月,徐州市也启动了部分三级、二级医院“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在徐医附院,“无陪护”病房配有独立智能呼叫系统,患者按动床头呼叫设备,医疗护理员的智能手环即有响应,可随时接收患者的呼叫请求,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
江苏多地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多落地在对陪护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骨科、肛肠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科室,并由试点逐步推开。以南通为例,截至目前,已有24家医疗机构的92个病区开展免陪护服务,累计服务患者7300余名,实现三级医院免陪护病区全覆盖。
医院的免陪照护服务也采取多种模式,如“团队化服务”,由多名护理员形成护理小组,排班协作照护;“一对一”,即服务提供者仅为一位患者提供服务;“一对多”,MK体育官方网站即护理员同时为多名患者提供服务等。服务模式不同,对应的费用也不同。各试点病区在提供免陪护照护服务的同时,也保留陪护病房,患者及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护理人才的缺口,是制约无陪护照护模式全面铺开的因素之一。多位被采访人员都提到了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问题。尽管建立了培训与考核机制,但第三方陪护公司招聘的医疗护理员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护理员年龄大多为“4050”人群,护理能力和理念尚需进一步提升,部分人员沟通能力不足、服务同质化水平低、流动性也大。
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邵蔚针对免陪照护服务提出了建议。她指出,随着社会发展,照护人员将成为医院“免陪照护服务”的“生力军”,是康复机构及家庭康复“免陪照护服务”的主体。邵蔚建议,在职业学校及大专本科院校中更广泛地设立“照护”专业,并与老年医院开展合作办学,为目前巨大的专业“照护”服务需求市场提供专业人才及人才储备。
制约模式推开的另一问题是收费,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吸取地方探索经验,出台了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其中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这让免陪护服务收费有了“国标”。目前不同科室因为照护难度不一,“一对多”服务价格在100—200元之间,“一对一”服务价格会更高。但医保政策未将免陪护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统筹范围,患者需全额自费,部分患者因费用问题放弃选择免陪护服务。业内人士呼吁将免陪照护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等商业保险中,可有效降低家庭支出。
此外,患者的依从性和服务接受度也是推广免陪照护服务面临的挑战之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群体对“免陪护”模式存在不信任感,认为家属陪护更安心;部分家属因文化观念差异,对医疗护理员的专业性存疑,这些观念也都需要进一步改变。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