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最专业体育运动服务平台

MK体育全市首家!巴中市中心医院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MK体育
关闭
MK体育全市首家!巴中市中心医院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08 点击数: 

  家有老人久病卧床,就医不便;工作繁忙,伤口换药分身乏术……只需指尖轻点手机,专业资深护士便带着药械上门服务。

  2024年7月,巴中市中心医院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成为全市首个实现“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医疗机构。该项目针对居家患者就医难、上班族护理时间紧张等痛点,通过手机预约即可获得留置导尿、伤口换药等44项专业护理服务。标准化出诊箱的配备和“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网络的构建,既为患者提供了“外卖式”便捷服务,又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区域护理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被誉为“插上移动翅膀”的优质护理新模式。

MK体育全市首家!巴中市中心医院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图1)

  去年7月,市中心医院在官方微信小程序上线“医护上门”服务。该服务采用“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时间和交通成本,让三甲医院的专业护理直接入户。“医护上门”为高龄或失能老人、康复期及终末期患者、母婴群体以及其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患者或家属的操作流程简便清晰:扫描医院提供的专属二维码,进入“医护护理服务”界面,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具体护理需求。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会尽快完成病情评估,确认是否符合上门护理条件。符合条件的用户,即可选择护士上门日期,仔细阅读风险告知书并完成在线支付后,便能安心等待专业护士上门。

  以市中心医院(南池院区)为服务圆心,“医护上门”覆盖全市所有区域。医院实行惠民举措:往返里程40公里内免收交通费,超出部分则参照救护车收费标准执行。目前,该项目已组建包含伤口护理、导管护理、中医康复护理、母婴护理、静脉管道护理在内的5个专科护理小组,共计提供44项专业护理服务。单次上门护理费用主要集中在200元至300元区间。

  市中心医院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董治梅介绍了费用构成:“网约护士”收费包含耗材费、交通费及上门服务费三部分。目前这些费用均由患者自费承担,医保尚未覆盖。MK体育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的推广。”董治梅介绍,“以PICC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为例,单次收费280.79元,通常每周至少维护一次,对普通家庭而言负担不小。若患者选择自行去医院挂号护理,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仅20元左右。”

  然而,对于特定群体,上门服务仍具独特价值。董治梅算了一笔经济账:行动不便且居住偏远的患者,若自行就医需额外负担陪同人员费、交通费、护工费或家属误工费等成本,总和可能远超上门费用。“比如呼叫120救护车往返,加上诊疗费,患者仍需自费数百元。而‘医护上门’单次收费200多元。如需要每月更换尿管的患者,长期来看,上门服务反而更经济。”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签约护理人员150余名,累计为出院患者、高龄或失能老人、行动不便的病患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近300次,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居家护理难题。

  推出“医护上门”绝非一蹴而就。董治梅介绍,项目启动前,医院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周密筹备。项目立项后,医院面向全院科室发布通知,由护士自愿报名,随后组织严格的理论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最终,68名优秀护士通过遴选,成为首批“网约护士”。

  “培训核心在于操作流程的全面模拟与掌握。”董治梅说,“院外环境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独立判断和综合处理能力。例如,上门指导母乳喂养时,护士不能仅完成单一操作,还需对母婴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服务对象的选择也体现了严谨性。董治梅表示,目前接受上门护理的患者,绝大部分是市中心医院的出院患者或既往就诊者。“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充分了解和评估其病情,确保其符合居家护理条件。”她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今年3月,平台收到一位曾在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家属提交的更换胃管订单。接单后,董治梅详细询问患者状况,发现其疑似存在胃出血。于是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该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生进行专业评估,最终确认不符合上门条件。董治梅随即告知家属风险并建议其尽快入院送医。

  对于非本院就诊患者需求,平台同样设置了科学评估机制。“每位患者下单均需填写专业评估单。我们会根据不同项目设计针对性评估内容,护士可据此查阅相关病历资料及现状图片。即使患者未在我院就诊过,也能进行充分评估。必要时,医生团队将参与共同研判。”董治梅说。

  清晨5点多,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市中心医院护士李燕已带着装满换药包、血压计、体温计等必需品的诊疗箱出门,前往一位因半瘫导致全身多处皮肤溃烂的老人家中。为确保及时赶回医院正常上班,每次为这位创口多达十几处的老人换药,她都需早起。

  到达后,李燕迅速穿戴鞋套和工作服投入工作。护理过程不仅需要技术,更需温情面对因病情绪低落的老人,李燕在操作间隙不断轻声交谈,给予心理慰藉。一个多小时的细致换药完成后,她带走医疗垃圾,匆匆返院进行分类处置。李燕20多次风雨无阻地上门服务,让老人严重的皮肤溃烂得到有效控制。

  “以前去医院换药简直是‘大工程’!”老人家属感慨道,“我们家住5楼,没有电梯,每次都得找人帮忙将老人抬下楼。到了医院还得挂号排队,没大半天折腾不完,老人受罪,我们也头疼。现在手机上点一点,专业护士直接上门,技术好又体贴,我们负担轻多了。”

  这份便捷背后,是护士们牺牲的大量休息时间。工作日里,李燕完成上班任务后,下班继续接单,晚上八九点到家成为常态。“出去一趟,准备工作、严格操作、回收医疗废物……流程一点不少。”李燕坦言,“虽然占用休息时间,但被患者需要和肯定的感觉,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许多熟悉她的患者,甚至会指定由她提供服务。

MK体育全市首家!巴中市中心医院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图2)

  72岁的王隆泉老人(化名)因不愿拖累在外工作的子女,选择入住巴州区平梁镇一家养老院。一年前,他腿部皮肤严重溃烂且创口持续恶化,处理伤口成了棘手难题。“父亲行动不便,去医院太折腾了。我们平时不在身边,让护工换药又怕操作不当加重病情。”女儿王女士忧心忡忡。得知市中心医院推出“网约护士”服务,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了单。

  不久,拥有30余年护理经验、医院骨科一病区护士长及伤口/造口护理组长的李小英来到了王隆泉老人身旁。王女士清晰记得李小英首次上门的场景:揭开父亲皮肤创口敷料的瞬间,脓液散发的恶臭弥漫整个房间,“我们都忍不住捂住了口鼻。”然而,李小英面不改色,短短几分钟内便专业、迅捷地完成了创口清理和敷料更换,随后详细交代后续护理要点及饮食卫生注意事项。

  “李护士长真是帮了大忙!她一来,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认准她了!”王女士满怀感激地说。首次服务后,李小英主动添加了王女士微信。此后每一次上门换药,她都会及时向王女士反馈伤口恢复情况,并不厌其烦地叮嘱她照顾老人的细节。经过李小英47次的精心护理,王隆泉老人一度恶化的创口逐渐愈合。

  “在医院,我的职责是管理科室护理团队。但走进患者家中,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伤口,更是因行动不便而渴求关爱的生命。”李小英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每次上门,患者和家属那真诚的感谢,让我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一年间,李小英已为十余名患者提供上门服务。6月16日,王隆泉老人特意委托家人赠送锦旗表达谢意。这份荣誉并非个例李燕、苏月莉等多位护士都曾收到患者饱含深情的锦旗与感谢信。

  鉴于护士群体以女性为主,为最大程度规避上门服务中的潜在风险,医院构建了周密的安全保障体系。每次出诊,均安排一名专职驾驶员驾车护送护士至患者家中。在护理操作期间,驾驶员全程在场,遇患者翻身等需要协助时,可及时提供帮助。

  医疗纠纷风险亦被提前设防。护士上门服务全程配备专业录像设备及GPS定位系统,实现从出发到服务结束的全程定位监控、音像录制与操作留痕。若遇突发状况,护士与驾驶员可第一时间联系护理部请求支援。

  为杜绝护士“孤军奋战”,服务流程设计环环相扣:护士上门前需严格审核患者评估单据;服务过程始终依托医院强大后盾,尤其在术后延续护理中,护士与医生团队保持紧密协作。医院制定的《延续护理服务工作制度》覆盖医疗废物管理、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隐私保护等多维度规范。完成服务后,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24小时内完成电话回访,形成严谨的服务质量闭环。这些举措互为犄角,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筑起了护士执业安全的坚固防线。

  当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巴中市中心医院以创新之力,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围墙的限制,流入那些被困于病榻的迫切渴望中。44项专业服务浓缩于标准护理箱,150多位持证护士的脚步覆盖城乡,近300次叩门服务背后,是科技温度对传统医疗短板的精准缝合。护士们牺牲的清晨与夜晚,患者家属如释重负地感慨,墙上那些无声的锦旗,共同勾勒出“互联网+护理”最生动的价值曲线;它并非完美无缺,但确为无数家庭在病痛与照护的泥泞中,铺就了一条减负之路。(供稿/供图:巴中市中心医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