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00多所,在校学生119万人。面对区域广、学校多、学生多等情况,以及“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等问题,宿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充分发挥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作用,以体教融合为抓手,构建“以体育人”教育新格局,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青少年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显著提升,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石。宿州市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突破口,强化“五育”并举,推广“学前游戏化、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教学模式,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同时,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将学生脊柱健康、肥胖干预、视力保护等专项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并严格组织实施。
高水平基地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支撑。宿州市已经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个、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同时,不断巩固提升宿州市第九中学安徽省青少年手球训练基地、宿州市第十一中学田径训练基地等市级竞训基地设施的功能,强化其科学训练内涵。此外,宿州市还建成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7个、省级9个、市级26个。
宿州市积极开展多项比赛,激发青少年运动热情。宿州市不断完善市、县、校三级学校体育联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夏令营)制度,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校际比赛、假期跨区域及国家省市比赛。围绕教学、勤练、常赛的要求,不断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积极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近年来,宿州市共举办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13个、县级赛事13个,承办省级及以上赛事5个。
同时,灵璧县鹿鸣学校的足球,萧县官桥小学的跳绳,埇桥区褚兰镇中心学校的舞龙舞狮,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赛艇、皮划艇,宿州市第九中学的手球,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埇桥区大泽乡镇中心学校的篮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均探索出一条深化体教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同时,宿州市高位推动,着力打造“一基地”“五中心”“一医院”:总投资2.35亿元,总建筑面积35113平方米的市青少年健康运动基地,涵盖游泳馆、健身馆、篮球馆、羽毛球馆、足球场和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等场馆、场地等,可以满足青少年运动健身的需求。总投资9.7亿元、总建筑面积89600平方米的市奥体中心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将具备承办青少年各种体育赛事和单项比赛的能力,同时为举办2026年安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提供良好的场地条件;市青少年健康运动宣传教育中心,向青少年学生推广“近视防控”“科学健身”“脊柱健康”“运动减脂”等科普小知识,掌握健康的运动方式;市青少年健康运动体质监测中心,MK体育官网入口拥有先进的体质测试和康复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青少年通过科学监测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市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广泛开展运动健康评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工作,大力提升青少年儿童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技能、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素养。筹建中的宿州体育医院,拟开展运动损伤诊疗康复、运动员机能测试、运动营养研究和学生体质监测等工作,为全市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提供医疗保障。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关切、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体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副局长于枫表示,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程课时落实,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打造体育特色品牌,推进家校社协同发力,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凝聚合力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