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新兴领域发展迅速,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关爱。MK体育官网入口为探寻他们的精彩故事,聆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展现他们的奋斗风采,12月2日起,广西日报陆续推出“寻找新就业群体‘最美的你’”系列报道,同步在新媒体平台推出该话题互动活动,敬请垂注和参与。
12月22日,晓色初开,北海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这里是生命的修复站,也是呼吸治疗师唐袖栋的“战场”。
上午8时30分,唐袖栋开始每日查房,奔忙于病床之间。见习记者 蒋璐阳 摄
“昨晚呼吸好不好?”他每天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问询了解病人前一晚的呼吸睡眠情况,再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气道管理方案和每日的呼吸训练。
呼吸,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维系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呼吸康复治疗,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我的工作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助力患者康复,早日回归日常生活。”唐袖栋这样理解自己的专业。
2019年,唐袖栋获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呼吸康复的机会。那时,全国设有专人专岗从事呼吸管理的康复治疗师的医院并不多,业内对这一岗位的职能划分也未清晰。但唐袖栋深知,重症患者的呼吸问题不容小觑,掌握好呼吸康复治疗的本领,可以为患者带来呼吸的自由,是扶危拯溺。
近日,康复医学科来了一位45岁的患者,因跌倒致头部受伤,经历了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气管切开术,病情有所好转,肺部感染得到控制。但患者咳嗽力弱、痰液粘稠,出现双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第一关就是拔除气切套管,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呼吸康复来帮助患者达到拔管标准,尤为重要。”为此,唐袖栋和团队组织了一场呼吸康复评审会,给予患者系统的评估和精准的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肌肌力训练、膈肌起搏治疗、心肺耐力训练、气道护理及营养管理等。
唐袖栋运用咳痰机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见习记者 蒋璐阳 摄
病房里,唐袖栋手持咳痰机,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吸痰,不时为患者挤压胸廓,跟随患者的呼吸节奏给予外力,促进痰液排出,每一次操作,轻柔而精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该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咳痰能力明显增强,大部分痰液可经套管口咳出。经过详细的围拔管期评估后,科室决定为患者拔除气切套管。
“顺利完成!”日前,随着医生的精心操作,气切套管被顺利拔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近年来,北海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负责呼吸康复的治疗师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4人,成功完成了近百例复杂性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形成了规范化的“围拔管期评估—治疗—护理”流程,加快了气管切开患者的康复进程。
华灯初上,唐袖栋将最后一位做完呼吸训练的病人送回病房,墙面上的“医者仁心,关爱生命”八个大字格外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