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是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凶险的意外情况,一旦发生,及时有效的急救以及合理的后续康复至关重要,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功能恢复。
1.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一旦发现有人疑似一氧化碳中毒,要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比如迅速打开门窗,关掉煤气等相关气源,若是在车内中毒,应立即将车开到空旷处,打开车门车窗通风,让患者尽快脱离一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阻止一氧化碳继续进入人体,因为每多停留一秒,一氧化碳对身体的伤害就可能加重一分。
2. 解开束缚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衣物,使其呼吸更为顺畅。同时,要检查患者口腔内有无异物、分泌物等,若有则小心清理,可让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等误吸进入气管,引发窒息和肺部感染等严重问题,保障呼吸道的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3. 判断意识与呼叫急救:快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轻拍患者肩膀并呼喊,看其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无意识或反应微弱,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以及所在位置,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前来救援。MK体育官方网站
4. 心肺复苏(如有需要):若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按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步骤有序进行,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 - 110次左右,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至急救人员赶到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1. 氧疗是关键:患者送达医院后,氧疗是首要的治疗手段。通常会采用高流量吸氧,比如通过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以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对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更推荐进行高压氧治疗,它能促使一氧化碳更快地从血红蛋白上解离下来,加速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减轻一氧化碳对身体尤其是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2.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患者出现低血压,可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若有脑水肿表现,会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存在心律失常时,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类型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等,全方位保障患者的身体状态平稳,缓解中毒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1. 神经系统康复:一氧化碳中毒后,不少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像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所以要尽早开展神经系统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从简单的肢体被动运动开始,比如由家属或康复治疗师帮助患者活动四肢关节,做屈伸、旋转等动作,每天多次,每次活动各关节数遍,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鼓励患者自己尝试抬手、握拳、抬腿等动作,再到站立、行走训练等,循序渐进增强肢体功能。对于认知和记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数字记忆、图片识别、拼图等训练游戏,从易到难锻炼大脑思维能力,提升认知功能。
2. 心理康复支持:经历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身体功能受限以及担心留下后遗症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鼓励,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干预,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康复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定期复查与调整康复方案:患者需要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定期复查,一般会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头颅CT等项目,了解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以及有无迟发性脑病等问题出现。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比如增减康复训练项目、改变训练强度等,确保康复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 生活方式调整:在康复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够7 - 8小时,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利于神经系统等各器官功能恢复。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为身体修复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搭配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获取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促进身体整体健康。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需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而后续康复工作则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入手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保障其生活质量。(新安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陈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