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将持续至7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该征求意见稿共设9章67条,聚焦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智慧服务等角度出发,给出了诸多具有针对性的安排。
纵览该征求意见稿,本市将聚焦老年人需求,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经济状况,按照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的原则,全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调整完善供给方式、供给结构、供给模式,力求通过立法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丰富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依规依约交付。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难以满足需求的,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提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方案,通过改造更新或者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补充和配建。
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通过整合或者改造存量企业厂房、办公用房、商业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在符合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条件下,建设符合标准的养老服务设施。此外,MK体育本市推行建设功能混合使用,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鼓励养老项目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推动空间资源配置与实际功能需求相适应。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距离老年人最近的资源,对此,征求意见稿也给出了系统的安排。例如,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链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专业照护、康复护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以及短期替代照护、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支持性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助餐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依托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餐饮企业等开设养老助餐点,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MK体育送餐等服务;整合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志愿者、快递外卖等相关力量,为有助餐需求的高龄独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订餐、送餐服务对接。
为方便老人使用康复器具,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可以开辟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的演示、体验等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
针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征求意见稿提出,养老机构应当有针对性提供集中照护、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老年人家庭成员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提供便利,为老年人出行、就医、联系家庭成员等提供帮助。
对于失智老人,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支持建设失智照护专业型养老机构,或者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失智照护专区,完善失智照护服务标准。另外,养老机构床位设置应当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
养老机构内不仅可设医疗机构,还能转诊和医保报销。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诊所、医务室等内设医疗机构,或者引入医疗服务站点,为入住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ENGLISH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