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养老金融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养老金金融的稳健积累,到养老服务金融的贴心升级,再到养老产业金融的创新驱动,养老金融正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中国经济的“银色未来”铺就光明之路。
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从年龄结构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6%。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始终将养老金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加速构建“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MK体育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0亿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人群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同比增速为14.27%,成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启动试点,2024年12月15日在全国推开,开户人数已突破7000万,缴费规模超80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也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目前,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持续扩容升级,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已达1060只,其中理财类产品35只、储蓄类产品466只、保险类产品262只、基金类产品297只,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年轻人日渐成为养老金融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从年轻群体的视角布局养老金融市场,比如通过强化投资教育宣传,帮助年轻投资者更深入地认识养老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及其长期价值。
金融的强力支撑,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拓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直接推动了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进而释放出庞大的市场需求。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投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院等设施建设,这意味着更多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专业的养老服务,原本被压抑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制定专门计划,聚焦养老照护、医疗康复、老年文体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养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既助力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也让更多普惠养老产业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
与此同时,针对失能、独居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创新,保险业开拓“保险+照护”新路径,将保险保障与实际服务紧密结合,让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切实享受到上门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更刺激了老年人对专业照护服务的消费需求。
养老服务的升级,正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2025-2030年中国养老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规模已达7.6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万亿元,带动护理员、康复师等职业需求增长,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服务升级—需求释放—经济增长”的传导链,展现了养老领域对经济韧性的支撑作用。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激活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民政部将联合商务部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通过系列举措释放银发消费潜力。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介绍,活动中将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指导各地创新形式组织开展本地区“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依规举办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等。
养老产业作为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涵盖老年用品制造、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当前,我国养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养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2016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到9.44万亿元,同比增长6.5%。
在区域实践中,各地纷纷结合老年群体需求,加大金融资源供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记者了解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发布后的首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就指导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某养老产业机构发放4000万元养老产业贷款,该机构目前运营医疗康养项目30个,管理各类养老床位6200张,累计承接56家培训疗养机构。该笔贷款专项用于支持该机构养老业务发展和健康养老生态体系建设,实现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发布后辖内首笔养老产业贷款成功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同样将金融助力养老产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坚持以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养老产业的质效。在了解到重庆某城市运营管理公司有融资需求后,立即指导中国农业银行垫江支行及时为该公司养老设施新建升级、专业服务团队扩充以及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搭建等项目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随着1.2亿元养老产业贷款发放至企业账户,企业新建升级的服务体系将让当地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MK体育便捷的养老服务,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与养老产业的长期投资需求高度契合。泰康保险集团累计投入近500亿元,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建设运营医养社区,打造“养老社区+康复医院”的闭环模式。这种“长期投资+运营服务”的模式,不仅发挥了保险资金久期长、规模大的优势,也通过产业整合推动养老服务向高品质、链条化发展。截至目前,泰康旗下养老社区已服务数万名老人,带动周边健康医疗、老年用品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社区激活一个产业集群”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