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的康复阶段,科学护理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关键。通过精准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活动、语言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以下从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并发症预防到心理支持,梳理康复期护理要点。
脑出血后1-4周是神经功能恢复的黄金期,护理需尽早介入,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1.体位摆放:患者卧床时,需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上肢稍外展,肘腕关节微屈,手握软枕;下肢伸直,MK体育官网入口膝关节稍垫软枕,防止足下垂。每2小时协助轴线翻身(避免身体扭曲),同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力性损伤和关节挛缩。
2.被动活动:在医生允许下,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如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屈伸、旋转,每个关节每次活动5~10次,每天3~4次,力度以患者无明显疼痛为宜,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3.生命体征管控:康复期仍需密切监测血压,维持在130-150/80-90mmHg(根据患者基础血压调整),避免血压骤升导致再出血;观察意识状态,若出现头痛、呕吐、嗜睡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1)坐起训练:先从30°角开始,每天增加5°-10°,每次保持10~15分钟,适应后过渡到床边坐立,双脚着地,用靠背支撑,防止倾倒。
(2)站立与行走:借助助行器或家属搀扶,先练习站立平衡(从5分钟逐步延长至30分钟),再练习迈步,患侧下肢先迈出,健侧跟进,步幅不宜过大,避免跌倒。
(3)精细动作:从抓握小球、积木开始,逐步练习扣纽扣、使用筷子等,训练手指灵活性,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
2.语言功能训练:失语患者从单音节(如“啊”“好”)开始,逐步过渡到词语、短句,配合图片辅助理解;构音障碍者(发音不清)可进行口腔运动训练(如鼓腮、伸舌),放慢说话速度,鼓励患者反复练习,耐心纠正发音。
1.吞咽障碍护理:若患者存在吞咽困难,需先评估吞咽功能(如洼田饮水试验),轻度障碍者给予稠粥、蛋羹等软食,避免流质食物(防呛咳);严重者需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8℃左右,喂食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防止反流误吸。
2.深静脉血栓预防:瘫痪肢体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除被动活动外,可穿医用弹力袜,家属每天用温水擦拭肢体,轻柔按摩小腿肌肉,若发现下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及时就医。
3.肺部感染预防:长期卧床者需定时翻身、MK体育官网入口拍背(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鼓励患者有效咳嗽,痰液黏稠时可遵医嘱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1.饮食调理:以低盐(每日<5g)、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多吃鸡蛋、鱼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和水果(如香蕉、猕猴桃),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辛辣、过烫食物,戒烟戒酒。
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根据恢复情况,引导患者自己穿衣、洗漱、如厕,先从简单动作开始,如用健侧手协助患侧穿袖子,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增强自我效能感。
3.心理疏导:患者可能因功能障碍产生焦虑、自卑情结,家属需多陪伴鼓励,分享康复进展,避免说“你怎么这么慢”等负面话语;可加入康复互助小组,让患者与同类人群交流,增强康复信心。
脑出血康复是一场“持久战”,护理的核心在于“早干预、循序渐进、防并发症”。家属和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方案,既不过度训练导致疲劳,也不因担心风险而放弃尝试。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多数患者能逐步恢复生活能力,提高康复质量。(滑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焦露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