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度、增强服务可及性,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康复保障,
拓展精准服务,提升专业水平。为满足残疾人多元化、专业化康复需求,城西区残联积极主动作为,引进8类新型电子康复设备,推动服务模式由常规单一的康复向专业康复与物理治疗相结合转变。累计为11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评估及上门护理服务。此外,联合康复机构开展各种残疾人预防主题康复活动,涵盖运动疗法、心理疏导、中医养生等内容,显著提升了康复服务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强化辅具适配,提高生活质量。为精准落实惠残政策,切实满足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区残联着力提升辅具适配服务力度,通过科学评估和个性化适配,MK体育官方网站累计为2655名残疾人适配发放轮椅、助听器、助行器等6大类42种辅助器具,通过精准评估和个性化服务,显著减轻了残疾家庭照护负担,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创新社区康复,破解资源瓶颈。针对我区残疾人康复专业人员紧缺的瓶颈,区残联积极探索社区医疗与康复融合发展新路子,在虎台社区服务中心成功试点的基础上,设立全区第二家残疾人康复驿站。创新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个性化服务模式,累计为2550人次残疾人提供上门诊疗、居家护理、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个性化服务,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促进了残疾人回归社会,显著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与服务质量。
建设共享小屋,打造便民样板。为提高辅助器具使用效能、降低使用成本、就近就便满足群众短期应急需求,区残联创新打造“汇爱”阳光辅助器具共享服务点。历时两年,在商业区、人口密集区、旅游景点等点位率先建成全省7座“汇爱”阳光辅助器具共享小屋,为老弱病残孕等有需求群体及外地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辅具共享服务。截至目前,辅具小屋累计使用7200余人次,MK体育官方网站为全省康复辅助器具共享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城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