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齐参与,美丽黑河共受益。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家家践行绿色生活。践行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 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全民动员,同筑禁毒防线,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 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燃气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规。 安全用气不离人,保证通风常换气 。
幸福是个变量。有人觉得一口热粥是幸福,有人觉得身体健康是幸福,有人觉得家人团聚是幸福,有人觉得成功上岸是幸福,有人觉得背个名牌包包是幸福,有人觉得睡到天亮才是幸福,这取决于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需求。但幸福又是一种永恒的感觉,那就是对当下的满足。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就医便利度提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低保家庭充分享受兜底保障……这一年,我市“具象化”的人民幸福图景徐徐展开,幸福如同涓涓细流,在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流淌,稳稳的、暖暖的。
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或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抑或是身为社会脊梁的中年人,人们从一桩桩、一件件生活小事感受着黑河发展的变化,见证着一项项民生愿景变成了幸福实景,实实在在,温暖又美好。
教长富退休四年了,每天和老朋友相约准时到爱辉区西兴街道福龙社区新建的活动室打乒乓球。“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上班的时候忙工作没有时间,退休之后就把这个爱好捡了起来,当锻炼身体了,每次酣畅淋漓地打上两个小时,出一身汗,浑身倍儿舒坦。”
“活动室环境干净又整洁,窗明几净,设施齐全,在这儿打球,非常开心。现在已经坚持运动一年多了,不但促进了身体健康,更能在运动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在与教长富轻松的交谈中,记者也感受到了他和球友们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社区活动设施不断完善,不但给广大老年居民提供了文体活动室、体育健身室、阅读室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所,还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教长富说。
我市城区15个社区已基本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文体活动室、体育健身室、阅读室等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各社区还积极组织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手工编织、科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逢节日更是欢乐不断,不但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邻里间的情谊在一次次互动中升温。大家都说,社区就是居民们的温馨港湾幸福驿站。
前一天通过手机小程序挂号,成功预约到了专家,第二天刘宇陪着爷爷直接就诊,减少了排队挂号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后,爷爷在医院做的CT、核磁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可直接传给省城医院的大夫进行远程医疗会诊,避免了重复检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市民刘宇说。
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急救治能力,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特别是搬迁新院址的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和技术也有了升级和提升,今年成功晋升为全市首家三甲综合医院,医院提供的导医咨询、“共享轮椅”等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被关怀、被照顾,心里也是感觉暖暖的。
“如果想查阅、下载影像数据和检查报告,现在用手机就可以做到,而且随时随地都能查看,非常方便。明显能感到就医流程得到优化。线上线下多种预约途径方便了市民挂号就诊,门诊大厅有‘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置的服务压缩了就医时间,就医感受就是越来越便利了。而且我在媒体上也经常看到一些医疗队来到乡镇村屯、进社区、进企业开展援建、MK体育官网入口讲座、义诊,优质医疗服务真是送到了家门口,让群众收获到了实打实的获得感。”刘宇满意地说道。
今年9月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诗桐对新学校适应得很快,现在他不但在班级里积极回答问题,还是成语接龙的小“明星”。
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张晓春同大多数家长一样,会担心、会焦虑。“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一个适应阶段,黑河小学专门为刚入学的‘小豆包’准备了两周的启明星课程,带着他们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以及特别设计的文化课程,让我的孩子更好地适应了小学生活。”张晓春说:“孩子第一天放学回来告诉我,新学校好漂亮,操场可大了,老师可温柔了。”
我市着力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扩优,积极助推高等教育做大做强,加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让人放心的教学环境、适合孩子成长的各类课程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都让家长们感到放心和满意。
张晓春说,现在,孙诗桐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这与班主任老师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让孩子来参与“三分钟展示”的活动密不可分。她能够从心情焦虑到以平和心态来对待孩子,也是家校合作的结果。“班主任老师用温柔和宽容,让家长放松下来,也给予了孩子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高丽娜因一场良性肿瘤手术导致腿部三级残疾。几年前,市残联以及爱辉区残联向她伸出援手,为她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在爱辉区残疾人救助站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服务,她努力掌握各项工作技能,慢慢地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从2021年到现在,我还参加了几次‘送医到家’服务和中医义诊活动,接受了免费筛查义诊服务,按照医生的康复治疗方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了系统的康复治疗。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能享受到国家这么好的政策,享受到这么专业的医疗服务,自己对未来也逐渐有信心了。”治疗的过程虽然很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配合态度,现在,她走路的姿态一天比一天稳,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高丽娜说:“这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仿佛让我重获新生一样,我相信自己未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同高丽娜一样,梁山也患有腿部残疾。但梁山需要借助假肢或轮椅才能恢复一定的行动能力,融入正常的生活。今年,市区残联开展了免费为残疾人适配假肢的活动,当梁山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了名并最终成功适配。说起佩戴假肢的这一年多,他心里充满了感激,“相比于使用轮椅,穿戴假肢使我的出行更方便了,日常琐事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想去稍远些的地方也不用顾虑重重,生活也越来越敞亮。”梁山同其他肢体残疾人一样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帮助他们走出了家门,融入了社会。
“这些年,国家的政策实实在在地惠及到了我们家,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非常感恩。”采访中,爱辉区西兴街道向阳社区特困人员丁桂华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丁桂华和女儿都身患残疾,早些年是低保户,近两年,在我市各项政策的帮扶下,转为特困家庭,补助金也提高了,给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不但如此,每逢节假日,民政、残联、社区都会给我们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有各类慰问金,经济上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丁桂华边说边拿出前段时间就医就诊的结算单给记者看,“前几天,我心脏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做心脏造影这些检查正常得花8000多元,医保和民政报销之后,我自己才掏了400多元,看病负担小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丁桂华感受着真真切切的幸福。
我市不断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采取“物质+服务”“慈善+救助”等多元救助模式,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救助帮扶特殊困难群众7.2万人。
“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对我们特困人群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现在特别满足,感觉每天都充满了希望。”谈起2025年的愿望,丁桂华希望一家人踏踏实实把幸福的小日子越过越甜。
“请点击这个按钮进行身份验证。”“请在这里签名。”12月25日,民间艺术爱好者冯兆花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四楼办公区17号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步一步顺利完成了公司注册。
冯兆花说:“这次注册公司之前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这不今天就带着相关材料过来,全程办理不到20分钟,没想到办事的过程这么方便,这么快。”
为方便居民、企业不同的办事需求,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多个“单事项”及办事环节集成为“一件事”,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通过业务协同、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整合部门资源,实现“一次办成、一次办好”,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全面提升办事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冯兆花的公司其实是个艺术创作工作室,创作出大量的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涵盖剪纸花、鱼皮画、树皮粘贴画等艺术品类,小到胸针挂坠,大到一幅壁画。“非常有成就感,也收获了很多快乐。”说起创业经过,冯兆花非常愉悦。展望未来,她表示有好的政策支持,有好的环境加持,信心满满、决心很大,今后一定会努力与团队携手创作精品、打造品牌,在传承非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还期待在中俄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国非遗魅力,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