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充满希望与奇迹的地方——康复科。这里,是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以及各种截瘫患者重获新生的起点。凭借专业且多元的治疗手段,康复科为患者们驱散病痛的阴霾,引领他们走向生活的新征程,收获了患者们满满的认可与赞誉。
刘大爷,65岁,因脑出血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来到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后,康复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从早期的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到后期的站立、步行训练,配合针灸、中药等中医康复手段。经过三个疗程的系统康复治疗,刘大爷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能自己穿衣、吃饭,生活基本自理。刘大爷激动地说:“是康复科给了我第二次生活的机会,这里的医生、护士还有康复治疗师就像我的亲人一样,耐心又专业,我真的很感激他们!”
王阿姨 65岁,因意外导致胸椎骨折并截瘫。刚来到康复科时,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她对未来充满绝望。康复团队为他制定了全方位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心理辅导等。经过几个疗程的康复治疗,王阿姨目前能够完全坐立在轮椅上大小便,下肢也有了感觉。王阿姨感慨地说:“康复科不仅治好了我的身体,更拯救了我的灵魂,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真的太感谢了!”
对于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康复科首先进行全面而精准的评估。针对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医生会详细了解病史,运用Fugl - Meyer评估量表来精确测定肢体运动功能,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对于截瘫患者,则着重评估脊髓损伤平面、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及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运动疗法:针对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的运动训练。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坐立、站立、步行训练。如对一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初期通过Bobath技术抑制异常运动模式,诱导正常运动,随着患者功能改善,加入平衡杠内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行走能力。对于截瘫患者,着重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利用减重步行训练设备,辅助他们进行早期的站立和行走尝试,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对于病情较重的卧床患者及合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着重心肺功能的训练,通过辅助他们进行早期的坐位平衡训练及躯干肌力量的训练,一步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运用电疗、光疗、热疗等多种物理因子治疗手段。对于脑出血或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采用低频电刺激,刺激肌肉收缩,预防肌肉进一步萎缩。对于截瘫患者常见的压疮问题,通过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
作业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设计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的训练。对于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训练内容涵盖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比如,为一位脑梗死后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的患者,通过使用筷子夹豆子、系纽扣等训练,逐步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让患者能够重新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自理。对于截瘫患者,除了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外,还会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和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帮助他们为回归社会和工作做准备。
许多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会出现言语和吞咽障碍。言语治疗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评估,运用吞咽手法训练及吞咽仪器训练,改善吞咽功能,防止误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失语及无法正常吞咽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言语及吞咽治疗,能够重新发音及自行进食饮水。
针灸治疗:康复科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的优势,运用针灸技术。对于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百会、内关、足三里等,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于截瘫患者,针灸推拿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药治疗:对每位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结合患者脾胃不适及失眠、便秘等症状,开具不同的中药方,结合针灸治疗,加速身体的康复进程。
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这样的康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患者们对康复治疗的高度满意,不仅源于显著的治疗效果,更来自于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康复科的医护人员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微需求。无论是患者在训练中遇到挫折时的鼓励,MK体育官方网站还是生活上的关心帮助,都让患者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这种深厚的医患情谊,成为了患者康复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凭借专业的治疗手段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为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截瘫患者及各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点亮了康复之光,重塑了他们的人生。在这里,MK体育官方网站每一个生命都在经历着从绝望到希望的华丽转身,续写着美好的生活篇章。(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