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2025天开论坛上,天津大学副校长、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主任明东围绕脑机交互领域进行主旨分享。
明东介绍了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即更全面的脑区覆盖、更安全的采集方式、更精准的时空定位、更高级的思维解码。
目前团队的研究进展方面,他表示,面向于医疗、航天、生活等方面,聚焦于无创脑机接口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基于面向科技前沿的重大突破,构建脑机“核高基关”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集群。
原理及技术突破过程中,明东团队力图用无创手段实现有创精度,目前团队在关键核心指标上也有所突破,创造了迄今控制指令数量、脑电识别精度和信息传输速率的国际纪录。
电子器件方面,MK体育平台明东团队成员研发的新型软梳电极可作为湿电极的有效替代,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在今年有望上市;研发了国内首款脑机采集芯片、MK体育平台微型脑机接口系统、国产脑机接口软件平台、脑机智能人工神经信息系统。
面向航天领域,中国空间站在轨脑机交互系统,完成国际首次在轨脑-机交互空间适应性测试,验证了脑-机交互技术在轨适应性,实现了航天“自由手”操作与认知功能状态自适应的自动化人机任务分配;面向医疗领域,结合运动康复、听力感知、视觉感知等产出了很多医疗器械。
面向未来,明东表示,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取得显著成就。产业化布局上,构筑了国产脑机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推进成立脑机产业基金、推进成立脑机接口产业基金。展望未来,明东建议脑机接口还需要进一步打通技术链、补全人才链、构筑产业链。(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摄影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