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广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健康中国宣传委员会、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数智健康分会
本次征集微短剧主题为: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体重管理、慢病管理、营养健康、儿童健康、老年健康。
(一)健康生活方式。内容主要包括:“三减三健”、科学运动指南、睡眠健康管理、科学戒烟限酒实操、居家健康环境改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经络保健按摩技巧等。
(二)心理健康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压力纾解技巧、家庭关系调适、抑郁症早期识别、网络成瘾干预(游戏障碍/短视频依赖)、老年社交与心理健康(空巢心理/退休适应)、危机事件心理缓解等。
(三)体重管理方面。内容主要包括:科学BMI测算、代餐食品选择、国家标准识别/合理替代方案、减肥注意事项、青少年肥胖干预、产后体重恢复等。
(四)慢病管理方面。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自我管理、糖尿病人群日常饮食及居家康复训练、心梗前兆识别、AED应急使用、骨关节养护等。
(五)营养健康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膳食宝塔应用(分量换算/特殊人群调整)、营养标签解读、NRV%计算、“0”添加识别、特殊人群膳食方案,隔夜菜处理、生熟分区存放等食品安全实操、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分常识、食药同源食谱等。
(六)儿童健康方面。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骨龄检测、性早熟干预等)、近视防控要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等。
(七)老年健康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居家跌倒预防措施与训练、认知障碍早期信号,MK体育老年居家饮食、锻炼、日常洗护注意事项、老年康复护理、听力器具使用等。
本次征集活动分为健康科普微短剧剧本征集和作品征集两种形式。剧本和作品应以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为重点,同时也要做到知识融于剧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面向全社会征集健康科普微短剧原创剧本,征集剧本应科普相关健康医学知识,具有完整微短剧架构,符合微短剧剧本篇幅长度和形式。组委会将组织医学专家、影视专家对征集的剧本进行专业评审,并反馈修改意见。
本次征集创作剧本为系列剧,一般不低于10集,申报主体(单位或个人)需填写健康科普微短剧剧本征集申报表(详见附件1)。内容包括:剧本名称、剧情介绍(500字以内)、角色介绍(100字以内/角色)、科普知识点说明(100字以内/集)、分集介绍(200字以内/集)、原创性声明等。
本次征集微短剧作品应科普相关健康医学知识,具有完整微短剧架构,符合微短剧的时长和表达形式。本次征集活动微短剧作品一般为系列剧,不低于10集,单集时长2-5分钟。画幅形式可为竖屏、横屏。视频文件统一采用MOV或MP4等格式。申报作品应做到:
1.故事情节力求通俗易懂,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突出故事矛盾冲突,可通过拟人化、戏剧化手法展现健康知识,展现错误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
2.叙事结构清晰、流畅、完整,内容前后呼应,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符合大众普遍的思维逻辑,便于观众在短时间内理解视频所表达的主旨。
3.科普表达要求:短剧内容须无政治性及科学性错误,使用适宜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技法从而丰富视频的科普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正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科普内容,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
4.画面要求:注重形式与内容相协调,画面布局合理、色彩生动美观,视听元素运用恰当,图像清晰度高、信息呈现准确、具有视觉吸引力、视觉呈现效果好。作品中不应带台标、栏目标等。
本次征集微短剧作品,申报主体(单位或个人)需填写健康科普微短剧作品征集申报表(详见附件2)。
申报主体(单位或个人)应按要求填写附件1或附件2,签字盖章后向征集活动组委会提交纸质版申报表(一式两份),并将电子版申报表发送至活动执行单位中广电融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邮箱:,邮件名称为“报名人或机构+作品名”。申报微短剧作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同时用U盘报送视频作品。
纸质材料和视频作品U盘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号广电大厦8层北侧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中国保健协会将加强作品推广宣传力度,MK体育初步计划于9月份在厦门举办展映活动。相关优质作品将推荐到相关健康科普新媒体矩阵、市级/县级融媒体传播矩阵上展映。
电话 传线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6层 邮编: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