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白天没时间,小病一直拖”堪称当代职场人的健康困境;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又“劝退”许多本打算出门就诊的人。为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上海已有不少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夜门诊。夜门诊到底开展哪些健康项目?哪些人群有看夜门诊需求?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受夜门诊的受欢迎程度。
老年人通过治疗恢复身体机能,年轻的“上班族”可改善亚健康,夜间增开高压氧舱
康复成为不少居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夜门诊“打卡”的一大原因。周五晚6时,虹口区江湾医院结束了一天中最繁忙的白天门诊,可医院二楼的门诊康复大厅仍开放着。
71岁的郑阿姨正在接受物理因子治疗,将肺里的痰排出。她去年年底突发脑卒中,导致左半边身体完全无法活动。今年年初,郑阿姨住进江湾医院,接受了4个月的康复治疗。出院时,她已经恢复站立行走功能,但是在做家务时发现,手臂和腿部力量不够,锻炼时还容易拉伤肌肉。于是,郑阿姨回到江湾医院继续接受手法治疗、电疗和运动治疗。
郑阿姨住在虹口体育场附近,每周需要做三次治疗,通常坐公交车到医院。“现在白天太热了,我听说7月开始有夜间康复门诊了,就晚上过来,人也比白天少很多。”
记者了解到,江湾医院于2018年获批成为虹口区唯一的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今年5月,江湾医院场中路22号院区经过四年多重修,全面开诊。新医院按照区级示范化康复医学中心和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围绕“特色专科、特色康复”的发展策略,推行“临床—康复一体化”发展理念,康复医疗区域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划分为物理因子治疗区、运动康复区、作业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区三大片区。
院长徐卿荣介绍,康复的概念比人们通常认知的更为宽泛,患者不仅需要在手术后的稳定期或恢复期做康复,有的还需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预先康复,以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社区里的康复需求比想象中大。记者了解到,虹口区的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的居民占比超过60%,不少老年人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恢复身体机能。与此同时,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也出现亚健康状态,因为久坐、缺乏运动造成身体损伤。徐卿荣以肥胖为例,这类代谢性问题可以通过运动康复等治疗手段,调控机体代谢,达到降低血糖、血脂和减重的效果。
江湾医院自7月1日开始,每周一至周五晚5时半到8时提供夜间康复服务。一是将住院病人临床治疗和康复的时间区分开;二是避免门诊和住院病人康复时间发生冲突;三是夜间天气凉爽,便利中老年患者出行;四是满足“上班族”等群体的康复需求。
记者观察到,周五晚6时多,有几位年轻患者在康复大厅接受治疗。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在运动中受伤,导致跟腱断裂,每周需要做三次康复治疗,已经坚持了2个月。现在,他腿上的支具已经拆除,在治疗师搀扶下练习行走,恢复下肢力量。医院增开夜间康复服务后,他不再需要白天请假,可以在晚上下班后到医院治疗。
“很多年轻人习惯在办公室久坐,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腰背酸痛、颈椎病、肩周炎、肌腱炎、睡眠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康复医学科执行副主任何智捷说,这些“小病”不宜拖,应及时接受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徐卿荣还提及,虹口区公立医院中仅有江湾医院拥有高压氧舱。高压氧治疗是让病人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突发性耳聋耳鸣、脑血管病等,还能改善健忘症、反复失眠。高压氧治疗一次时长为1小时45分钟,每天运行三次,每次舱内可容纳14人。由于高压氧治疗较受欢迎,江湾医院计划从8月4日起,在夜间增开一次高压氧舱。
“887365”(工作日早上8时至晚上8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守候)满足学生和上班族需求
每周二、周四夜晚,普通门诊早已结束诊疗,可宝山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镇北路服务站依然灯火通明,人流涌动。记者获悉,自今年5月6日起,该中心增设体重管理夜门诊,这一创新服务持续吸引众多有减重需求的居民前来就诊。
家住彭浦新村的周先生特意在下班后赶到夜门诊就诊。他先通过专业仪器进行全面身体检测,仅需2分钟就得到一份详尽的纸质检测报告,涵盖指标分析、肥胖分析、营养评估以及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建议。
报告显示,52岁的周先生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并伴有脂肪肝。中医全科主治医师王雅杰介绍,门诊提供针灸、耳穴、穴位埋线等中医治疗方法,考虑到周先生有过敏性荨麻疹病史,王医生建议他采用耳穴治疗,配合中药调理。
王医生解释,耳穴贴敷是在耳朵内侧敷4块小胶布,胶布内有一颗磁珠。穴位埋线厘米长的可吸收细线,通过特制的中空细针植入腹部相应穴位,一次治疗可埋入20根线。两种疗法原理相似,都是通过持续刺激穴位来促进新陈代谢,达到燃烧脂肪、抑制食欲的功效。区别在于前者需要2—3天更换一次,后者频率为两周一次。
26岁的赵小姐做完第一次穴位埋线斤。由于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治疗哮喘,她的体重在过去两年里从140斤直接飙到180多斤。“我也尝试过健身和节食,但平时上班没有时间运动,也没人监督,坚持下来很难,而且饮食也要控制,承受双重折磨。”赵小姐说,她只坚持了一个月就放弃了,辛苦减掉的体重也很快反弹回去。
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赵小姐明显感到自己的食欲和饥饿感没有以前那么强烈。在医生指导下,她逐步调整饮食结构,慢慢戒掉火锅、烤肉、炸鸡等高热量食物,也减少叫外卖次数,改为自制健康减脂餐。
根据环镇北路服务站统计,体重管理夜门诊自5月6日开设至7月初,接待的20岁—50岁患者占比为64.5%,50岁—60岁占16.1%,60岁以上占19.4%。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就诊需求也不完全相同。王医生说,“年轻人主要追求身材管理,中老年人就诊是因为肥胖引起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膝关节负担较重、有脂肪肝或高血脂等。”
据她观察,年轻人体重指数超标主要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喜欢喝奶茶吃甜食及高热量油炸食品,加之久坐,缺乏运动。尽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健康问题,但是要注意控制体重,持续肥胖可能引发心血管和关节疾病。
考虑到大多数“上班族”白天没有时间运动,王医生通常建议他们选择间隔时间较久的穴位埋线疗法,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接受饮食和运动健身方面的专业指导。但她提醒说,体质较虚的人不适合做穴位埋线,可以服用中药调理健脾化湿,同样能起到减重效果。
“现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居民对体重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雅萍说,环镇北路服务站设在居民区,MK体育官网入口承担了周边8个居委会、共3.8万人的医疗服务。因此,夜门诊的接待量通常较高,平日约60人,高峰时段可能超过100人。
作为宝山区首家在夜间门诊中增设体重管理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项便民举措旨在贯彻落实宝山区卫健委“887365”(工作日早上8时至晚上8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守候)工作原则,满足学生和“上班族”等人群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在到体重管理门诊治疗前,赵小姐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减重10斤。她预估,这个目标在第一个月就可以达成。王医生提醒,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体重管理都是一个综合调理的过程,需要患者长期坚持,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体重。
为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体重管理行动,近期将根据实际需求,延长两个小时门诊时间
其实夜门诊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就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推进夜间诊疗服务,以此分流医院白天就诊压力,也可以让患者实现“白天上班、晚上就医”的愿望。在上海,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纷纷推出夜门诊,从问诊急病到养生、调理、康复,夜门诊的诊疗服务特色与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记者获悉,多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响应“体重管理年”号召,纷纷开出门诊。在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设在中医馆二楼(江川北路108号),每周一至周四均开设夜门诊。家住附近的上班族王女士已是第二次来体验了,“听说这里有夜间减肥门诊,下了班我就想来看看,进行健康管理”。她为自己定下小目标,通过医生的专业指导和规律饮食作息,实现减重10斤左右。
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重管理各有特色:在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夜门诊服务有“个性化中医体质辨识、多疗法结合、特色时段教学”三个特点。居民首诊时,由专业医生免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一对一评估,量身定制体重管理方案。根据不同体质情况,中医医生还将评估选择适合的项目,开展针灸埋线、推拿、中药热敷、透药、理疗等多种疗法,多管齐下帮助居民进行体重管理。
体重管理还融入上海市非遗“内功推拿”与现代医学,首创“三阶九法”体重干预体系。这也是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体重管理服务之一。中医科主任单灵介绍,“该疗法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代谢调理,主要通过内功推拿疏通经络,提升基础代谢率;第二阶段体质重塑,通过中医辨识为居民搭配个性化营养方案;第三阶段健康固本,通过内功推拿导引术调和脏腑,帮助养成自主管理习惯。”据了解,提供该诊疗方案的专家团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秦元副教授(非遗内功推拿第五代传人)领衔,联合中医科、中医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管理(MMC)门诊组建MDT团队,并提供“评估—干预—追踪”的闭环服务。
夜门诊开设没多久,就收获了众多“粉丝”。王女士逐渐成为夜门诊的常客,还有更多居民也参与到社区体重管理行动中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近期还将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延长两个小时门诊时间。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市已建成143家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夜门诊。下一步,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结合自身特色拓展优化夜门诊,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让健康体验更丰富更便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