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当3岁的松松清晰喊出这两个字时,康复室里响起久违的笑声。这个被“发育迟缓”阴影笼罩多年的家庭,终于触摸到希望的光芒。这正是潜山市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关键小事”办成民生“满意大事”的生动写照。
“康复训练贵在坚持,但费用曾是拦路虎。” 这是许多特殊家庭的共同心声。3岁的松松因发育迟缓需要高频康复,此前每月过万的费用让普通家庭难堪重负。纳入救助项目后,叠加医保和慢性病报销政策,家庭负担大幅减轻。如今的松松,从“零语言”到开口讲话,从听不懂指令到准确执行,精细动作与感统运动进步显著,妈妈细数变化时,脸上藏不住欣喜。
在潜山,这样的政策暖阳已覆盖更多家庭。自2020年救助项目推进以来,已为94个家庭节约康复费用150多万元;政策兜底保障,让特殊儿童的康复之路不再因费用中断。
康复成效的背后,是专业机构的支撑。潜山市现有2家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其中1995年成立的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占地14500平方米,现有232名学生、14个教学班、54名教职工,专注服务听障、智障、言语障碍和孤独症等残障儿童。
学校以“爱与责任”为理念,构建“教康教研、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三驾马车,坚持缺陷补偿与潜能挖掘并重。凭借扎实专业实力,学校获评2024年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基地校,“生命教育・益行计划”获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安徽省路演第一名,MK体育“皖山情·天使梦——潜山市山区重度残障儿童帮扶计划”项目在首届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铜奖。
今年1至6月,潜山市已有251名儿童接受康复救助。近三年,该市康复救助服务儿童达800余人次。这项民生实事不仅为“折翼的天使”插上希望翅膀,更让特殊家庭幸福感节节攀升。(汪涛 潘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