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格局多年来追求“顶天、立地、强腰”,可作为夹心层的“腰部”医疗机构,二级医院时常面临尴尬境遇,无法找到准确定位,也难以形成品牌特色。
今年上半年,虹口区江湾医院回迁至场中路新院区,医院“身份”也顺利完成转变:作为全区唯一的康复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新医院按照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实现“临床—康复一体化”。新医院运行近三个月,已收获良好口碑。
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44.9%,人口深度老龄化,慢性病高发。江湾医院所处的虹口北部地区,医疗资源尚充足,康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董智平说,此地临床与康复割裂、治疗与预防脱节的痛点,为不少居民带来困扰。
江湾医院曾是部分科室见长的二级综合性医院,然而,随着三级医院的发展、社区医疗机构的夯实,二级医院亟需走出不一样的道路。虹口区卫生健康委根据区内资源需求,定位“特色专科、特色康复”,以江湾医院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全区打造“预防—诊疗—康复—照护”一体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走进场中路22号江湾医院新址,康复医疗区域现代又气派,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康复区内,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和神经调控一应俱全。两个月前,周女士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左腿骨折,在江湾医院开刀后直接康复治疗。江湾医院院长徐卿荣透露,医院转型至今三个月已收治1121位住院患者,门诊康复有4263人次就诊。
早在9年前,松江二级医院乐都医院就转型成为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简称“五康”),初始核定床位150张,MK体育平台如今已发展成200张。院长柴丽莉说,作为国内首家通过CARF国际认证的医院,“五康”是集“基本医疗、健康体检、康复治疗”为一体的二级公立康复专科医院,多年来一床难求。柴丽莉说,以前的乐都医院,隔壁就是松江区中心医院,乐都外科没什么名气,患者门可罗雀,内科人流也不大,堪称“高不成、低不就”,不转型“真有可能活不下去”。
成功的经验还在复制。在普陀区,重点民生工程——普陀区康复医院(暂名)项目也于近日通过整体竣工验收,全面进入交付和开办阶段。这家康复医院核定床位300张,未来将依托区内二级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重点打造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运动医学康复及儿童康复等特色科室。
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是大势所趋吗?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这是符合老龄化需求的一种新趋势。
金春林说:“以上海为例,不仅老龄化程度加深,同时面临少子化现状,作为需求方,现有的康复医疗与服务难以‘解渴’,大众对于‘康复’的概念也逐渐从狭义的急性期后治疗转变为广义的生存质量提高。”不少二级医院在发展瓶颈期转换赛道,是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求生手段,MK体育平台但需要避免“一窝蜂”式的转型。
从现有的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案例来看,总体运营较为良好,尚属一片“蓝海”。但专家指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优势在医疗,难点在服务。“对于患者,他们的需求会落到具体的康复项目上。如常见的有脑卒中、心脏疾病、骨科外伤等,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能恢复功能。”金春林说。
目前康复医院住院时间总体高于综合性医院(约30天—60天),但仍有部分患者认为频繁周转不利长期康复。该如何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
专家建议完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支付制度。“目前上海医疗机构已全面推行DRGs支付方式改革,它是一种预付制工具,针对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相对一致、治疗程序相对稳定且住院时间较短的疾病非常有效。但康复医疗普遍住院时间更长、病情各异复杂,因此我国部分地区已试点研判针对性适用于康复的医保支付方式,即按床日支付。”金春林举例,“脑卒中患者从三级医院急性治疗后转入康复医院,30天内支付额度为500元,超过30天为400元,时间越久比例越低,在匹配需求的同时,尽量杜绝无效、消极康复治疗的可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