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莒县妇幼保健院的康复超市里,20 岁的梓涵(化名)身穿工作服,正专注地清点货品、记录补货需求。谁能想到,这名曾因智力低下接受康复治疗的女孩,如今已能熟练完成收银工作,还获得了固定收入,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一转变,是莒县全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像梓涵一样,通过康复实现就业或步入特校、普校乃至大学,或是掌握生活自理、社交沟通能力的残疾儿童日益增多。这背后,是莒县残联联合多部门构建起的全流程康复服务体系,为这些 “折翼天使” 托起了翱翔的翅膀。
每年助残日,莒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都会走进沭东实验学校,为学生开展免费视力筛查;县妇幼保健院也积极行动,进行脊柱侧弯、孤独症筛查,并开展科普讲座。为从源头减少残疾发生,莒县残联联合县卫健局、县教体局等部门建立起儿童早期筛查诊断机制,印发一系列文件,明确乡镇卫生院定期上报、MK体育平台县直机构深入社区学校免费检查,对初筛有问题儿童进行复筛确诊并早期干预。2024 年以来,累计初筛 19 万余名儿童,5000 余名参与复筛,700 余名开展早期干预。
此外,多部门抓住 “爱眼日”“爱耳日” 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义诊、宣传视频、线上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2024 年至今,共开展 100 余场活动,10 余万人次参与,健全了残疾预防宣传和筛查服务体系。
“孩子异地康复,能网上申请救助吗?” 面对家长的疑问,莒县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主动添加微信,指导家长通过 “助残一件事” 小程序线上申请,避免了两地奔波。莒县残联从申请到评估、协助机构复审,全方位满足康复服务需求。
2025 年元旦以来,莒县多部门组织骨干对 630 名申请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进行面对面潜力评估,确定救助模式;针对 6 家协议到期的定点康复机构,成立初审小组协助复审,其中 2 家成功升级,保障了残疾儿童的接续康复。
莒县 9 家定点康复机构在开展规定项目训练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康复。莒县人民医院实行医康教融合模式,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善率提升 90%,入学率提高 50%;莒县妇幼保健院实施本位评估和分班模式,2024 年毕业的 12 名儿童全部顺利升入普通学校;莒县启德培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两年新增 20 名持资质人员。
在重要时间节点,莒县各康复机构还组织残疾儿童参与义卖、社会融合等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机构是康复训练的关键载体。莒县残联通过常态化管理和满意度调查,提升机构规范化水平。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工作、解读政策、解决问题;工作人员定期现场督导,检查设备、人员等情况;每年开展线上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督促机构整改,让康复服务更贴合实际需求。
莒县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关怀备至。莒县残联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相关部门政策倾斜减轻家庭负担;众多爱心人士、企业和组织积极参与,开展公益活动,送上温暖;助残志愿者协会提供心理疏导,康复老师也提升专业能力,关注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给予情感慰藉。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莒县残联将持续以精准高效的服务,全流程保障残疾儿童的康复之路,点亮他们的美好未来。MK体育平台